- 役
- 拼音:yi41. 戍守邊疆。 說文解字: “役, 戍也。” 詩經·王風·君子于役: “君子于役, 如之何勿思。”2. 使喚﹑差遣。 如: “役使”﹑“奴役”。 孟子·離婁上: “天下無道, 小役大, 弱役強。”3. 作為、 施行。 禮記·表記: “君子恭儉以求役仁, 信讓以求役禮。”4. 服事。 左傳·成公二年: “五伯之霸也, 勤而撫之, 以役王命。” 杜預·注: “役, 事也。”5. 吸丁牽纏。 唐·孟郊·古離別詩: “春芳役雙眼, 春色柔四支。” 唐·顧敻·浣 溪沙·露白蟾明又到秋詞: “佳期幽會兩悠悠, 夢牽情役幾時休?”1. 士兵。 國語·吳語: “寡人帥不腆吳國之役, 遵汶之上, 不敢左右, 唯好之故。”2. 事件。 多指戰爭而言。 如: “戰役”﹑“八二三之役”。 左傳·昭公五年: “邲之役, 楚無晉備, 以敗於鄢。”3. 為國家所盡的義務﹑勞力。 如: “兵役”﹑“服役”。4. 供差遣的人。 如: “苦役”、 “僕役”、 “雜役”。 南史·卷七十五·隱逸傳上·陶潛傳: “汝輩幼小, 家貧無役, 柴水之勞, 何時可免?”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